首页 > 大学介绍 > 正文

怎么看待网红这个职业???

2024-10-19 07:00:44 | 金稻田高考网

金稻田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怎么看待网红这个职业???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怎么看待网红这个职业???

怎么看待网红这个职业???

什么火做什么,那就是一个无以伦比的坑!

Miss 刘是一个正要奔三的互联网人士,就职在某互联网公司的市场部,工作不错,待遇不错。但她见天的嚷嚷要去做网红,已经到了成疯成魔的地步。

春节前,她终于辞职创业做网红去了。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她没有美到空前绝后,嘴里也吐不出莲花!所以,我们大概能想到结果。

如果去翻翻知乎,会发现:关于怎样做网红有小500个答案,排名第一的回答有小5000个赞——嗯哼,有“追求”的人很多。



网红开始泛滥并称为一个人人向往的“职业”,似乎是得益于思聪的女朋友们。在此之前,还是网红的1.0时代。

那时候,网络红人概念刚刚兴起,突出特点就是草根成名。一个怀有梦想的社会底层老百姓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这是一种反差感,不能再励志。

进化到网红2.0时期,一切开始与经济牵扯,并开始有人艳羡。此时的网红不再是“草根”,相反,其中很多甚至来自富裕阶层,大多通过展现令普通人羡慕的生活迅速积累关注度,而后通过进入娱乐圈或者开淘宝店,迅速变现——简单粗暴。

而当下,随着咪蒙、papi酱等的出现,网红已经进入3.0时代。前者的自媒体大号一条广告20万,后者已经签约angelababy的公司——更有了“职业化”的可能,这些也似乎在告诉我们,网红已经形成了一条相对“成熟的产业链”。

但就像之前被热炒的IP、网红的前身草根明星,说实话,现在再面对网红,已经有点儿“疲劳”了。



太多人奔着网红去,甚至不是人,一条狗、一只猫都可以成为网红。但是,那些嚷嚷着要做网红的,你们知道这是一条什么路吗?

正经的说,从心理学上讲,网红是一种社会心理的变异,“网红”文化也是一种社群社交文化的衍生。

对于社群心理意识,心理学家赛尔森是这样解释的——是对于其他人有类似的知觉、与其他人交互相依、借由给予或为其他人做所期望之事而有意愿去维持交互相依,并且是一部分较为可靠及稳定的结构的情感。

用大白话来解释,网红们一般通过颜值、行为、个性等特点聚合受众,取得认可。然后,通过这种天然的共鸣,缔造出网红与受众之间的连接意识,让受众与其产生共鸣。而通过社会环境、大众心理、消费模式等一系列的变化,网红打破了传统的机制,得到了内容变现的机会。简单来说,网红向受众传播的不仅是简单的产品或者内容,更是一种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消费场景以及个人魅力。

但有一点,共鸣很容易找到,但是粘性确实需要长期维系。所有成为网红的,无非是在迎合某一种情绪,但是情绪转瞬即逝。尤其是想通过挖掘或者展示人性的丑恶,比如那些原罪色欲、妒忌、暴怒等,来获得成功,网红们必须保证每次的刺激不失水准,甚至比上一次更强,这就并不简单了。

由于社交媒体信息的流动太快,新陈代谢频繁,你美到天际就有美到外太空的,你吐槽功力无敌但仍有后来人能靠这个“发电”的,大多数“网红”不具有“不可替代性”。甚至当下特别火的papi酱,虽然她在内容策划以及制作紧抓了热点,但其传递的价值观却没有走出吐槽、扮丑、搞笑的围城,这种模式容易复制,也更容易被覆盖。

而互联网上就是这样喜新厌旧,之前数度出现的各类现象级APP同样如此命运——更替速度很快,变红的方式与路径是很清晰的、但用户也很容易产生消费疲劳。



要么红要么死,但大多数是垫脚的那个,所以要不要掂量一下自己的承受能力?

其实,Miss刘他们对网红的心生向往,特别像当年的“我们”对于选秀的追逐。

2005年,湖南卫视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横空出世,一场不问年龄,出处、不分唱法、不论外形的电视比赛,迅速火爆全国,造就了李宇春、张靓颖、周笔畅等来自普通家庭的年轻人踏上星途。

受此影响的年轻人前赴后继的参加各种选秀,和电视活动,幻想着一夜成名,这种焦虑本质上和想要成为网红的Miss刘们并无二致,然而在诱惑面前人永远是盲目的,即使知道中500万大奖比被雷劈中的概率还要小,仍然趋之若鹜。

如果网红们能研究一下超女的历史,就会发现对于大多数选秀歌手来说,成功的永远是少数几位,站在金字塔尖,最成功的到目前为止还是李宇春等屈指可数的那几位,但那几届下来可以被称为超女的选手却无法估计,很多时候,他们只是留下一个身影,便已经匆匆消失。

即便是走到全国十强的几十位,能够发片的不足一半,即便是发片的超女中,她们的专辑几乎被人遗忘殆尽,有多少歌曲被人记住,她们甚至没有太多通告安排,很快消失在公众视线之外,有的甚至沦为酒吧驻唱。

这还是在当年全民娱乐压抑已久释放的结果。现在,娱乐生活极大丰富,你怎么就自我感觉良好到可以成为网红呢?



之前和创投界人士聊到创业泡沫的时候,大家都会说,其实概率是不变的,即便再多的创业者涌入,能够成功的仍旧是那千分之一,甚至是万分之一。

而网红的成名逻辑与创业大致相同。据说,在社交媒体里也有一个1%定律,指的是互联网里真正创造内容的只有1%的用户,是真正的意见领袖;剩下9%的用户是流行明星,偶尔抓住热点输出内容,但生命力不长;最后剩下的90%广大群众都在默默围观而已。

所以,你到底是1%,还是那9%,亦或是那90%?

所谓“高楼之下,尸骨为基”。我们都以为自己与众不同,只要被发现,就能闪亮登场。但其实,我们都是浩浩宇宙中的微小尘埃,当浮在空中时,也就是PM2.5。

不久前,一位生活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因美貌坐拥instagram上57万粉丝的美少女网红,突然厌倦了这样虚假的生活,放弃了经济利益曝光了自己的真实长相和形塑网红的过程。她将自己的instagram名字改成了“Social Media Is Not Real Life”(社交媒体不是真实的人生)。

有些梦,该醒!

怎么看待网红这个职业???

因网红而离职的拉面哥,现在过的怎么样,网红可以成为职业吗?

其实 网红文化在一定意义上面说明人民大众对文化的取舍开始趋向于多元化 ,在当今这个网红遍地开花的时代,似乎只要有一个网络、一个摄像头,你就能够轻轻松地成为一个网红!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好多的人选择放弃学业、放弃工作去一心走网红这条道路,但是, 网红路真的那么好走吗?

那位拉面哥大家肯定还非常熟悉,出名之后他辞了职走上了网红道路,但是近 些时间来却是籍籍无名,完全没有了拉面哥的消息 ,人们不禁疑惑,拉面哥现在过得如何啦, 真的如他所愿,成为大网红了吗?答案自然是否 辞职之后的拉面哥想凭借自己的影响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铺 ,但是他却完全不知道一件事!

开店铺是要有实力的,没有经营头脑的拉面哥, 开了店铺之后很快因为入不敷出,很快就倒闭了,现在生活也很拮据,和普通人完全没有差别 ,我们不禁感到遗憾,要是当初拉面哥继续在那家拉面店工作,肯定能够凭借自己的名声获得高薪,但是他放弃了。但是 很幸运的是,拉面哥娶到一位女粉丝 ,女粉丝因为仰慕他,所以两人结婚了! 金稻田高考网

网红文化一定意义上面是一种快餐文化 ,现今这个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太快,很多新奇的东西一开始会吸引人民大众的视线,但是时间一久,观众的新鲜度就会急剧下降,自然,这些网红就会因为观众关注下降而面临失业, 所以请不要过于看重网红这份事业,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事情才是真!

怎么看待网红这个职业???

现在有种职业叫网红,请问是做什么的?

金稻田高考网(https://www.jdtc.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现在有种职业叫网红,请问是做什么的?的相关内容。

一、如今的文化圈,特别是大众文化圈,已经不再单纯。电影、电视、文学、音乐、传统艺术,这些领域中再精彩的节目也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几成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而平民狂欢造就的网络红人更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喧嚣的泡沫”。这是多元的时代使然,并非人力可以扭转。在这片繁花似锦中,有人看厌了中伤和争吵而倍感失望,也有人因为有数不清的自由选择而如鱼得水。那么,网络红人和传统名人有什么不同,归根到底只是成名的平台不同。
网络红人分成三代:
1、文字时代的网络红人;
2、图文时代的网络红人;
3、宽频时代的网络红人。
二、成名原因:
1、艺术才华成名:
这一类的网络红人主要是依靠自己的艺术才华获得广大网民的追捧。他们大都数地处草根,一般不是科班出生,没有接受所谓“正规”的训练,往往是依托其非同一般的天赋和在兴趣支配下的自我学习,从而在某个艺术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或者技巧。他们通过把自己的作品传到个人网站或者某些较有影响力的专业网站上吸引人气,由于他们在艺术上不同于主流的独特的品味,所以能逐渐积累起来不错的人气,从而拥有某个固定的粉丝群。
2、搞怪作秀成名:
这一类型的网络红人通过在网络上发布视频或者图片的“自我展示”(包括自我暴露)而引起广大网名关注,进而走红。他们的“自我展示”往往具有哗众取宠的特点,他们的言论和行为通常借“出位” 引起大众的关注。他们的行为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包含一定的商业目的,与明星的炒作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都是为了引起大家的主意。
3、意外成名:
这一类型的网络红人与第二类相对,他们主观并没有要刻意的炒作自己,而是自己不经意间的某一行为被网友通过照片或者视频传上网络,因为他们的身份与其表现同社会的一般印象具有较大的反差从而迅速引起广大网民的注意,成为“网络红人”。他们因为与其身份不符的“前卫” 而具有一两个闪光点,从而被某些眼观独到的网民所发现并传诸网络,大众在猎奇心理的驱动下给予关注,觉得新鲜有趣,作为消遣。但是他们自身往往并不知道自己在某一时刻已经成为了网络的焦点。
4、网络推手成名:
吕粤勇这一类型的网络红人是通过精心策划,他们背后往往有一个团队,经过精心的策划, 一般选择在某个大众关注度很高的场合通过某些举动刻意彰显他们自身,给大众留下一个较深的印象,然后会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推动,在全国的各个人气论坛发帖讨论,造成一个很热的假象从而引起更多的网民关注。因为这一类人的事先有精心的策划,时机把握得当,在推出后继之以大量的炒作,所以他们成名的几率通常比较大,而第二种类型的人则有可能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淹没或者由于网民的见怪不怪而石沉大海,成功率较低。

以上就是金稻田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怎么看待网红这个职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金稻田高考网:www.jdtc.net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怎么看待网红这个职业???”相关推荐
你怎么看待哪些“网红”?
你怎么看待哪些“网红”?

你怎么看待哪些“网红”? 在互联网时代,网红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当网红,受众人追捧。谈及“网红”,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靠颜值、靠身材、靠金钱的年轻女性,她们晒美食、晒旅行、晒生活,甚至一张自拍在网络上都有重磅炸弹的威力。 然而,在这些简简单单的信息发布过程中,暗含了聚合受众的共鸣链接。互联网的交流不是面对面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空间上被拉大,要想与受众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就必须打

2024-07-24 11:50:49
如何看待大学生看爱情剧这个现象
如何看待大学生看爱情剧这个现象

有没有好看的关于高中或大学爱情的电视剧? 青春进行时很好看,bobo他们演的,韩剧的话,搞笑一家人很好看!!!!!诶…本人觉得吧,国内的连续剧不如日韩的好看,你可以去搜搜,像快刀洪吉童,是美男啊,花样男子之类的,洪氏姐妹编的剧都还不错。 如何看待大学生看爱情剧这个现象 我觉得大学女生宁愿在宿舍追有关爱情题材的连续剧也不愿意谈恋爱,有以下几个原因: 1、周围环境的影响让她对爱情的看法很失望。

2024-12-21 03:28:49
怎么看待南昌职业学院?
怎么看待南昌职业学院?

怎么看待南昌职业学院? 你好,我是南昌职业学院的音乐舞蹈(教育)学院的2020级学生,我用我的俩年经历来告诉你,这个学校的好与坏。 首先,这个学校的地理位置真的不行,它不是在南昌市内,而是在离南昌市有43公里,是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叫安义县,你如果是外省的人来这里真的会demo,外省来的真的不方便,我是省内的,我都很累,特别是节假期,是全校的人跟你抢公交,市里与县的待遇就是不一样。 其次

2024-09-16 07:51:17
物联网工程这个专业怎么样?
物联网工程这个专业怎么样?

物联网工程这个专业怎么样?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一个非常有前景和潜力的专业 。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工程专业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这个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物联网相关的技术、原理和协议,掌握物联网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以及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规划和实施等。由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所以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在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领域都有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

2024-06-09 23:04:00
因网红而离职的拉面哥,现在过的怎么样,网红可以成为职业吗?
因网红而离职的拉面哥,现在过的怎么样,网红可以成为职业吗?

因网红而离职的拉面哥,现在过的怎么样,网红可以成为职业吗? 其实 网红文化在一定意义上面说明人民大众对文化的取舍开始趋向于多元化 ,在当今这个网红遍地开花的时代,似乎只要有一个网络、一个摄像头,你就能够轻轻松地成为一个网红!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好多的人选择放弃学业、放弃工作去一心走网红这条道路,但是, 网红路真的那么好走吗? 那位拉面哥大家肯定还非常熟悉,出名之后他辞了职走上了网红

2024-10-20 05:04:29
怎么看待德语专业的就业前景?
怎么看待德语专业的就业前景?

德语专业考研就业前景 目前国内的小语种专业越来越多,尤其是在选择国外语言的时候,使得很多的同学感兴趣,那对于德语专业在中国目前是什么样的状况呢?其就业前景如何? 据教育培训机构的专家讲到,德语专业培训的目的就要是让该专业的学生学习相应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应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熟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

2024-06-15 15:51:55
怎么看待文科类专业的含金量?
怎么看待文科类专业的含金量?

怎么看待文科类专业的含金量? 文科类专业的含金量是一个相对主观的问题,因为它取决于个人的兴趣、职业规划和市场需求。然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文科类专业通常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如历史、哲学、文学、社会学等。这些学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社会现象。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文科类专业具有一定的含金量。 其次,文科类专业在就业

2024-11-23 20:03:47
作为初三教师,你怎么看待职高分流?
作为初三教师,你怎么看待职高分流?

普职分流背景下,为何老师会劝学生读职高? 普职分流是指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分开招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在普职分流背景下,老师劝学生读职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教育能够培养出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的人才,满足社会对各类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老师会鼓励学生选择职业教育,以便更好地

2025-01-10 03: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