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4 09:49:02 | 金稻田高考网
高考改革的新高考政策目前各省份正在陆续进行中,新高考实施以后就要面临选科的问题了,下文我给大家整理了高中新高考什么时候开始选科,供参考!
新高考的选科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5月份。比如上海市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的合格考试和等级考生时间分别为:
面对新高考改革,各个高校的不同专业也对考生选科目也提出不同的要求。高校可以分专业提出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能超过3门。选考科目范围为0门的,表示没有设限选考科目;选考科目为2门或3门的,考生自主选择的选考科目只须符合其中1门即可报考。
例如:某校某专业选考科目范围为0门的,考生选考6个科目中任意3个科目都可以满足报考要求。
某校某专业要求的选考科目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的,考生选考的3个科目中只要至少含有物理、化学、生物中任意一科目,其余两个科目不做限制。
某校某专业要求的选考科目范围为政治、历史的,考生选考的3个科目中只要至少含有政治、历史任意一科目,其余两个科目不做限制。
某校某专业要求的选考科目范围为化学的,考生选考的3个科目中必须含有化学科目,其余两个科目不做限制。
可见提出要求的选考科目越少的高校专业,实际上是要求相对高的。因此强势的学校与专业,会提出某一科目要求;非强势的学校与专业会提出二选一的科目要求;弱势学校与专业会提出三选一的科目要求,保障有足够考生报考。生源不好的学校与专业常常不作科目要求。
考生打算未来填报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就一定要按照这个学校专业的选科目范围的要求选科目,否则未来就不能报考。
1、用自己的兴趣与规划的专业匹配
由于选科目与个人兴趣有关系,可以先做一下职业规划测评作为参考。根据自己未来适合的职业确定打算要选的专业。这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兴趣与规划的专业匹配。最后再看看未来的专业对选科目有什么要求,按照要求落实到选科目。
要做到这些,首先要了解大学各个专业与职业的关系。由于全国大学各种专业门类繁多不可能都能掌握。上高校的网站上去查。一是查一查相关专业在大学期间学习哪些课程,就能知道这专业是做什么的了。再查该专业未来就业岗位,就和职业挂上钩了。
2、用自己的强科选项去找规划的专业
如果选科目与个人强科有关系,那么就根据自己的强科去选未来的专业。这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强科与规划的专业匹配。这样匹配出来的未来专业大都满足高校选科要求。而且这种匹配对未来大学学习很有好处。
用自己的相对高分科目去找规划的专业
这种选科目组合是以追求高分为目的的。而由于所谓的相对高分科目未必是有兴趣的科目,也未必是强科目,因此可以说这是一种功利化的追求。匹配的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就放到相对次要的地位。例如学习工科本应当选物理,但是有一些愿意学习工科的学生却逃离物理,就是这种功利心理。但是由于各高校专业最多允许限定一个科目,这种情况下考生填报志愿时候只要用心选择,也是有可能选到满意的专业的。
3、用自己的容易学的科目去找规划的专业
毕竟不是每一位考生都能考得高分,用自己容易学的科目去找规划的专业显然也是一种十分无奈型的选择。但是一定会有相当一部分中低分数层次的考生会以这种方式选科目,首先尽量提高成绩才谈得上规划专业。但是这也没关系。据浙江省新发布的2019年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不限科目的专业占61.1%。因此这部分考生中大多数都能有机会选择自己满意的专业。
浙江高考选考两次的时间:每年的1月6日、7日和8日和统一高考时间6月7日、8日、9日。
高考选考的基本定义的扩展:
随着全国高考试点改革的推进,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省份相继开始实行新高考政策。2014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高考改革下设计的“3+3”新高考选科模式,赋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可以自主决定科目组合。与学生自主选科相对应,试点地区的高中开始全面推进“走班制”教学和特色化办学。
取消文理科,实行“3+3” 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统一高考成绩和自主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选考科目“6选3“(浙江“7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浙江多一门“技术”)。外语2次考试机会 选择其中较高1次成绩计入高考成绩。新高考选科,一个“新”字就可以看出,这是针对于原有的高考制度而言的,新高考选科的“新”。
金稻田高考网(https://www.jdtc.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学考和选考的区别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学考就是你的高中毕业资格考试,大部分人都会过的。
选考是新高考改革后才有得,就是在7门课里任意选择三门而且可以在高二11月和高三4月,考两次。
1、什么是学考?
学业考试,也称会考,现在的学考是由省里统一组织的。 金稻田高考网
学考其实相当于是高中生的毕业考试,可以允许一门学科不通过,但是政治不通过,考生是无法毕业的。
2、什么是选考?
艺考生文化课选考指高考中除语数外3门以外,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7门课,考生选择其中的3门课,列为自己的高考科目。
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2次中最高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3、学考与选考有什么区别?
浙江省高考改革后,艺考生文化课,学考与选考是同一次考试。
除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外,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科,同一科目提供学考和选考两种试卷。
学考满分70分考必考题,考试时间在1h这是第一种试卷。
选考满分100分,选考在"必考题"70分的基础上,加了30分的"加试题",考试时间在1.5小时这是二种试卷。
选考科目成绩作为高考成绩的依据,3门科目各有2次考试机会,取最高成绩作为高考成绩,成绩2年内有效。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那我11月一门考过了,4月份还要不要再考一次?选考科目该如何选择?可否说的详细些?
追答考过一次,第二次也建议你去考一下,因为可以占用一个名额,那别人的分数就会低下来啊。
具体的你可以看下这个:网页链接
追问谢谢!
新高考选考什么时候开始? 高考的改革涉及到了很多选考科目的问题,下文学为教育给大家整理了新高考的选考时间及选考指南,供参考! 新高考选考什么时候开始 之前学考选考主要安排在每年的4月和10月,未来的调整很可能改为1月和6月。高中老师们和家长对于这样的调整,还是很认同的。“如果学考选考从10月延后到1月,从4月延后到6月,理论上给学生们的复习时间更宽裕了,不用学期一启动就面临学考选
北京高考选科政策 北京高考选科政策如下: 北京新高考实行“3+3”模式,不再区分文理科,选考科目实行等级赋分制。考生的总成绩将改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学生等级性考试成绩纳入高考成绩采用等级赋分。 新高考规定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6个科目卷面分满
湖南新高考选科什么时候开始? 新高考选科可以说是高中的第一次重大选择,是今后人生道路的分水岭,选择什么样的科目将影响大学专业选择,专业选择又与未来的职业有紧密的联系,人生职业的方向从而关乎到人生。 即将面对新高考的同学可以看看下面几个重点,建议从“1科覆盖专业+2科强势冲分”的角度规划自己的选科。1、物理历史二必选一,采用卷面分记分考生须在“物理”与“历史”中只选1科,体现高考服务选材、立德
关于新高考政策,什么时候开始选科? 为高二期间。 以广东省为例,自2021年起,普通本科高校招生考试由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组成。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不分文理科设置。 计入考生总成绩的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所报考高校和招生专业的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及自身兴趣特长,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
新高考什么时候选科 现在新高考高一就选科了。 高考选科是在高一上半期就开始了,也有地方是高一下半期选科的。但是每个省份的要求不同,具体选科时间要根据自己所在省份发布的公告来确定。高一新生选科要谨慎,关系到未来高考填报志愿。 虽然说学校并不强制学生选某一科目,但这并不能代表学生就可以随便选科了,高一同学在选科之前一定要谨慎考虑。选科要先查询高校限选要求。不同的专业对选科的要求不同,
2024年广西新高考政策 2024年按“3+1+2”模式 “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任选一门)3门,不再分文理科,其中外语科目考试含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1”指考生从物理和历史2门科目中任选1门;“2”为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任选2门。报考体育类、艺术类等专业的考生还须按照要求参加相应专业考试。 选择性考试科目理论上
安徽新高考什么时候开始 安徽新高考是从2021年开始实行,也就是从2021年9月高一新生入学时开始实行,2024年将进行首届新高考,采取3+1+2新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语文、数学、外语为统考,在历史和物理科目中首选1门科目,然后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再选2门科目参加选择性考试,总分为750分。 新高考改革下设计的“3+3”新高考选科模式,赋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可以自
甘肃明年高考是全国几卷 甘肃省2024年的新高考将使用A卷。目前,在中国的高中阶段学校中,实施新高考制度的省市越来越多,其中甘肃省也不例外。新高考是一种与过去高考有所不同的考试形式,它采用更加综合、多样化的评估体系,将考生的学科知识、能力和素质都纳入其中。因此,在甘肃省2024年的新高考中,将使用A卷,这样考生们就可以更加全面地展示自己的实力。 甘肃省2024年新高考采用A卷的原因有很多。首
2023-12-31 00:24:00
2024-09-15 18:38:34
2024-05-06 06:49:06
2024-04-04 08:28:17
2023-10-26 00:59:58
2024-05-21 04: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