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三模一本线预测分数 (•长春三模)下列关于热学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金稻田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13?长春三模)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时刻波形图如图中的实线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P点,t+0.
A、由图可知,波的波长为40m;两列波相距0.6s=(n+
)T,故周期T=
; 波速v=
=
(4n+3)
m/s=
×(4n+3)
m/s,(n=0,1,2,…) 当n=0时,当v=50m/s时,故A正确;
B、质点a在平衡位置上下振动,振动的最少时间为
T,故路程最小为3A即30cm,故B错误;
C、c的路程为60cm说明c振动了1.5个周期,则可有:
+1.5T=0.6,即
+
=0.6,解得,n=1时满足条件,故C正确;
D、在 t 时刻,因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所以此时质点P是向上振动的,经0.5秒后,P是正在向下振动(负位移),是经过平衡位置后向下运动0.1秒;而质点b是正在向上振动的(负位移),是到达最低点后向上运动0.1秒,因为0.2秒等于
,可见此时两个质点的位移是相同的. 故D正确;
E、当T=0.8s,当t+0.4s时刻时,质点c在上端最大位移处,据ω=
=
rad/s=
π
rad/s,据图知A=0.1m,当从t+0.4s时刻时开始计时,则质点c的振动方程为x=0.1sin(
πt)(m),故E正确.
故选:ACDE.
金稻田高考网
(2014•长春三模)下列关于热学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解题思路: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增大;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面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确;每个气体分子的质量m 0=,每个气体分子的平均空间体积V 0=,它不是气体分子的体积;密封在容积不变的容器内的气体,若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增大
A、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引力、斥力在气态下忽略不计,液化后同时存在,故都增大,故A正确;
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B错误;
C、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面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C正确;
D、每个气体分子的质量m0=
M
NA,每个气体分子的平均空间体积V0=
M
ρNA,它不是气体分子的体积,D错误;
E、密封在容积不变的容器内的气体,若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增大,E正确.
故选:ACE
点评:
本题考点: *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阿伏加德罗常数;* 晶体和非晶体.
考点点评: 考查物态变化吸放热现象、表面张力、气体压强和阿伏伽德罗常数知识,比较全面深入,好题.

(2013?长春三模)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为每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0.6mL,
金稻田高考网(https://www.jdtc.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13?长春三模)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为每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0.6mL,的相关内容。
A、B、E、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把油滴滴到水面上,油在水面上要尽可能地散开,形成单分子油膜,把分子看成球体,单分子油膜的厚度就可以认为等于油分子直径,求分子直径时不考虑油酸分子间的间隙.由于酒精易溶于水,使用油酸酒精溶液的目的是让油膜在水面上形成单层分子油膜,故ABE正确.
C、测出分子直径后,可以求出油酸分子的体积,知道油滴的体积,可求出1滴酒精油酸溶液中油酸分子的总数,但由于不知道油酸的摩尔体积,所以不能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故C错误.
D、由图示可知,由于每格边长为1cm,则每一格就是1cm
2
,估算油膜面积以超过半格以一格计算,小于半格就舍去的原则,估算出115格.
则油酸薄膜面积S=115cm
2
.
一滴油溶液中含油的体积为 V=
×
=7.5×10
-6
mL=7.5×10
-12
m
3
,
所以油酸分子直径为 d=
=
=6
.5×10
-10
m;故D错误.
故选:ABE
以上就是金稻田为大家带来的长春三模一本线预测分数 (•长春三模)下列关于热学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金稻田高考网:
www.jdtc.net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