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5 09:03:12 | 金稻田高考网
如果你想在专科学校努力学习,你可以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高中没必要为了一个本科就浪费时间。大专三年,升一般专科,再学两年。毕业后,你将获得全日制本科文凭。为什么你认为你应该继续在高中浪费时间?你现在有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吗?
高考成绩刚过本科线,其实很难选择。想读本科,好一点的学校不一定能去。大部分人只能去私立本科院校。这些本科学校学费很贵。如果家庭不富裕,压力无疑会很大。
很多人选择放弃本科学业,去一个好的学院读一个强势的专业。毕业后,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不会太弱。
第一个是要升大学。现在,我将在大专毕业后升入大学。第二是对应。第三是自考本科
本科院校至少要上本科线。如果没上本科线的本科不是全日制,全日制就是统招。兼职可以是自学考试、面试或者函授课程。(这里的门道不太懂,有些人不认可不是统一招聘的机构或者学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上本科线是读不了师范本科院校的。
谁不想上大学,就我而言,今年本科线已经达到20多分了。我以为可以去上个本科学校,结果连三本都拿不到,然后因为自己的原因去了本科学校读书。我高中的时候不容易学,高中一大半的学生都荒废了。一直到高三才知道怎么学,所以靠着临近高考的最后几天的努力才拿到了这个分数。
其实当我拿出高考答案的时候,我也不会料到我能考本科,但是我考了。特别是综合管理差,比我平时考试高了50多分。当我考完试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突然庆幸自己高三快结束的时候努力了很久。我的座位靠墙坐着,周围都是不熟悉的人,没人会打扰我。物理课我认真听讲,困了就主动站起来。下课后,即使巩固了,我也会密切关注我提不出来的问题。每次问完问题回来,我都会打上课铃。
如果关系好,我会开玩笑的说:为什么我那么爱学习?问题又来了~等等,虽然只是个玩笑,但我知道他们的潜台词是,现在利用太晚了,但我还是喜欢。以前喜欢三个人成为朋友。那段时间我就一个人坐着,小班背生物,大班去提问。下课后我就没说过同样的话了。那段时间恐怕是我整个高中最安静的时候了。
刚到一本线的考生,想要往上冲一冲,选择一本学校,想要稳妥一点,那就选择二本院校。
高考出分后,有一种分数比较尴尬,那就是压线。压线考生看起来很幸运,但填报志愿时却非常纠结,尤其是一本压线的分数,填志愿比较难。因为有很多考生会这样想,好不容易考过了一本线,肯定要选一所好一点的一本大学,要不然就会浪费自己的分数。
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比较危险,因为要以压线的成绩报考好一点的一本大学,是比较难的,即使能被一本大学录取,也选不到好的专业。
1、选一本大学
大部分一本大学要比二本大学实力更强一些,所以选择一本大学确实会更好一些,如果自己有筛选大学的能力,那么是更建议往上冲一冲的。我国有几千所大学,加上考生每年的选择都不一样,被录取的结果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只要对大学足够熟悉,就能看出哪些大学可以捡到漏。
就比如一所大学在某个省有100个招生计划,今年报考这所大学的人有110个,那么就会有10个人淘汰,而且分数是择优选择,自然会选择更高的,但明年又不一样了,或许报考的考生只有90个人,那么该校就会降一降要求,录取更低分数的考生。
每年都会有一些学生,以很低的分数被一本大学录取,但这种概率问题,不是很稳定,所以我们需要了解更多招生信息,才能更好的捡漏。有一些偏远地区的大学,由于报考的人少分数会压得很低,考生能以低分进入重点大学,就比如西藏大学,这是一所211大学,由于位置过于偏远,每年都不好招人,甚至还降到二本去招生,考生能够以很低的分数进入这所大学。
想要以压线的分数报考一本大学,就需要考生多筛选了,仔细了解招生计划和往年录取信息,才有机会捡漏上不错的大学。
2、选二本大学
二本大学中也有很厉害的,如果想要稳妥一点,那就选择二本院校。从表面看可能会有点吃亏,但如果选了个优势的专业,未来发展甚至不输一本大学的学生,除非他们考的是211、双一流高校。
一本线上的分数,可以选一个不错的二本大学了,这个时候我们的选择就会更多,我们除了要看学校的实力和专业,还要考虑到学校所在的城市,想要报考二本院校的考生,更建议选择一些一线城市,或者发展良好的沿海城市,对于学习和未来发展都有一定的优势。
总之报考二本大学,优先选择有优势的专业,再选择城市,这样就不纠结,能很快筛选出自己想要报考的院校了。
报志愿的细节注意事项
1、了解专业要求:在选择志愿之前,仔细了解你所感兴趣的专业的要求和学习内容。了解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确保你的兴趣和目标与该专业相符合。
2、探索职业生涯:考虑你未来的职业发展,了解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和相关行业的需求。了解该专业的就业率、平均薪资以及可能的职业发展路径,这将有助于你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3、考虑个人兴趣和天赋:选择一个你对感兴趣且擅长的领域将有助于你在大学期间更加投入和享受学习。考虑自己的优势和兴趣,以及未来职业道路上的自我实现。 金稻田高考网
4、咨询专家和学长学姐:与专业指导老师、在校大学生或校友交流,听取他们对专业的看法和建议。他们可能能够向你提供有关课程要求、学术压力、就业机会等方面的有用信息。
5、参观校园和专业:如果条件允许,参加学校的开放日或专业介绍会,亲自了解不同的校园和专业。这将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学校氛围和专业特色,更准确地评估自己是否适合。
6、归类你的志愿:如果你选择了多个志愿,确保按照自己的偏好进行排序。将你最渴望进入的学校和专业放在前面,以保证你有更大的机会被录取到你最喜欢的学校和专业。
7、注意申请截止日期和程序:了解每个学校及专业的申请截止日期和申请要求,确保按时递交申请和完成必需的文书材料。
8、多角度考虑备选方案:在报志愿时,最好考虑几个备选方案。即使你的首选学校或专业无法实现,你依然有备选的选择。
金稻田高考网(https://www.jdtc.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理科刚过一本线报什么学校的相关内容。
理科刚过一本线报什么学校1. 湘潭大学高出一本线十几分报一本还是二本 报一本,而且要选一个稍好的学校报。当然二本志愿也要填的,捡着好学校报,这样如果一本学校录取不了可以读个好二本也是不错的。如可以的话捡着211、985的学校报,以后出来好找工作,而且保研到好学校的几率要大一些。 刚过本科线十几分我该怎么选择? 过本科线十几分,为了能够稳上公办本科院校,建议你放弃热门专业,选择冷门专业填报志愿,这样被录取的机会就很高,被录取的
高考刚过分数线,师姐亲身经历教你怎样填报志愿 高考成绩出来了,刚高兴过线没多久,就在选志愿时犯了难: 我就想上重点/一本/二本怎么办?! 飘过分数线,就只有下一批次的学校才有的挑嘛?! 可是历年录取分数明明是有低分飘进好学校的,我就不行吗?! 不要抱怨啦,师姐告诉你怎么拿到好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现身说法帮你理清思路,看完之后的申请可就靠你自己啦!(当然也可以参考其他指南) 1、提前批次
刚过二本线应该怎么报学校 第一个志愿选择冲击一下,特别是外省高校。因为成绩不高,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选择最好的大学。不建议选择上海或者北京这样的地方的二本院校,因为这些地方的学校分数线都虚高,很多二本院校的录取线甚至比一本线还要高。 选择一个外省可以冲一下的学校,比对一下该校去年和前年的录取分数线,比二本线高20分之内都可以选择。专业选择尽量能考上的,服从调剂,只要不是讨厌的专业都可以。
分数刚过一本线,该怎么选择好点的学校呢? 成绩刚过一本线,填报志愿的策略通常是冲一本、保二本。至于什么学校好,须由你的成绩来决定。如果成绩超一本线20分以上,那么留在一本层次择个相对还好的专业是有机会的。如果你的成绩刚达一本线,那么就需要决定是优选学校还是优选专业了。 如果优先选择一本院校,则基本要放弃对专业的要求,这种情况下被一本院校录取机会还是挺大的。只要根据自己的成绩超过一本线的幅度,
高考分刚刚达一本线应该怎么填报志愿? 每一年的高考都是一场硬仗,高考分数中的每一分都是学生们用无数时间、无数精力所奋斗出来的。对于许多高考生来说,不仅考出好成绩非常重要,填报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也非常重要。对于高考成绩刚刚达到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小编认为应该正确填报志愿的观点如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刚达到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分数,是一个高不成低难就的状态。如果考生的分数,正好处于本科一
高考分数刚过一本线,志愿填报怎样报好? 高考分数刚过重本线,志愿填报拼一本还是填二本? 分数刚过重本线,看似还不错的分数,其实在填报志愿中,它就像一根无形的刺,插在考生们的心上,想拔也拔不出来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这是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分数。哪怕是在别人眼里,是很不错的了。但是,在填志愿的这几天,会让很多人非常纠结。因为如果只是考个二本的分数,自己也就认了,却偏偏刚好过
刚过一本线怎么选大学 刚过一本线怎么选大学如下: 刚过本科线能上的大学有甘肃医学院、汉江师范学院、南昌理工学院、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 1、甘肃医学院 甘肃医学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优良办学传统的全日制医学普通本科院校,学院位于甘肃省平凉市,钟灵毓秀的天下道教第一名山——崆峒山东麓,泾水河畔。 据2021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占地面积8
2022刚过一本线怎么选大学文科?刚过一本线能上的大学名单 每年高考中刚过一本线的考生很多,于是很多考生关心刚过一本线怎么选大学,以及高考中刚过一本线能上什么本科。本文将介绍刚过一本线可以报什么学校,包括刚过一本线可以选哪些大学等。 1、安徽省:阜阳师范大学 2021年安徽省内文科分数最低的5所一本大学中,安徽科技大学分数最低,为560分。 (本文列表大学均为各地区的学校,各位
2023-12-31 00:24:00
2024-08-24 22:20:26
2024-08-20 14:01:17
2024-05-06 06:49:06
2024-04-04 08:28:17
2023-10-26 00: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