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0 21:04:02 | 金稻田高考网
高校专项计划复读生可以报名。
关于地方专项计划的具体报资格和要求,需要参照当地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来确定。一般来说,地方专项计划是为了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学报考高校的特殊政策如果你满足地方专项计划的相关条件。
比如符合当地的贫困线标准、归属当地某个少数民族群体等,则有可能在复读生阶段也可以申请地方专项计划。
1、符合当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
2、户籍在贫困县(区);
3、高中三年学籍在贫困县(区)。
考生资格审查由有关县(区)招生委员会统筹安排,其中学籍审核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户籍审核工作由公安部门负责。各地要安排专人,严格执行“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把资格审核的责任落到实处。 金稻田高考网
经审查符合规定的考生,要在其所在中学和县(区)招办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应包括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取得高中三年学籍的中学名称等信息,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在当地公示无异议的考生名单,由县(区)招办于6月15日前报市招办汇总,市招办于6月18日前报省招办备案。省招办将在录取结束后,对被录取的考生再行公示,如有举报且经查实存在资格造假等违规行为的,取消录取资格,同时追究县(区)资格审查相关人员的责任。
金稻田高考网(https://www.jdtc.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江苏省复读生如何报考农村高校专项计划的相关内容。
教育部 阳光高考平台 报考。复读生参加农村 高校专项计划 要答到如下条件:强基计划考试时间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平台数据显示,该考试时间为3月30日左右。 强基计划校测考察形式上,各大院校有很大自主权,具体的考察科目也各具特色,要根据自己报考的学校简章,明确考查形式是笔试、面试同时或仅面试。 笔试测试中根据考生报考专业的不同,文科类一般加试历史、语文;理科类考察数学、物理、化学等。 强基计划考试时间 6月28日至7月4日。根据中国新闻网查询显示,2023年强基
强基计划可以报几个学校 一所学校。 根据高三网查询得知,强基计划只能报1所院校,但可以选择1-5个专业。总结各强基计划招生院校的招生简章来看。各校均要求参加强基计划的考生,只能选择一所高校,但是可以同时选择多个专业,具体要以各校的招生简章为准。2023中国农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提到:报名中国农业大学强基计划不得兼报其他高校。2023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提到:报考中国人民大学
2023年高校专项计划可以报几个学校 2023年高校专项计划可以报几个学校如下: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学校的院校通过初审,是可以报考的,但是能不能填几个学校还要看省里的具体规定。有的学校允许填3~5所,有的学校只能填1所,具体规定要因地制宜。 扩展资料: 国家专项计划录取方式为本科一批前开始录取,录取分数线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所在批次科目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
高校专项计划如何报名 高校专项计划报名流程如下: 1、进入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的“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 2、输入学信网账号或扫码登录(微信、支付宝登录仅支持个人用户使用,已有学信网账号点击微信或支付宝扫码登录;无学信网账号,可先注册学信网账号,然后再使用微信或支付宝登录); 3、进入后选择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4、查看高校专项计划报名后须知并同意; 5、确认个人证件号
复读生能不能报考军校 除部分不招收复读生的院校类型及情况外,其他军校复读生是可以报考的。 复读生报考军校的流程: 1、了解招生政策和要求 作为一名复读生,首先要仔细了解目标军校的招生政策和要求。不同的军校可能对复读生的年龄、学历背景和成绩要求有所差异。可以通过查询军校官方网站、招生手册或与招生部门联系来获取相关信息。 2、准备报名材料 根据军校要求,准备好所需的报名材
没到一本线可以报地方专项计划吗? 没有到一本线就不能报地方专项计划,但可以报其他普通志愿。 地方专项计划是指地方高校定向招收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一般只为省属重点大学,在国家专项批次之后。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招生计划一般不会少于本校一批次招生规模的3%。 地方农村专项计划均实行单设录取批次。地方农村专项批次安排在国家专项批次之后、自主招生批次之前进行
强基计划是高校专项计划吗 强基计划不是高校专项计划。 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主要是成为了一些高校展开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的试点,强基计划主要在智能科技、新材料、高端芯片与软件、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但是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合理安排招生专业。强基计划突出了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理化、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强基计划属于高校专项计划吗 强基计划属于高校专项计划。 扩展资料: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学及历史
2024-12-18 04:32:27
2024-12-16 11:24:34
2024-09-09 00:09:36
2024-06-01 22:34:55
2024-10-30 19:41:26
2025-03-15 1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