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31 10:13:54 | 金稻田高考网
新高考物生地适合的专业如下:
新高考物生地组合可以选可以选择医学、生物、水利水电、测绘类专业等等。
物生地组合在“3+3”模式中专业覆盖率99%,“3+1+2“模式中专业覆盖率在87.61%,在两个模式下专业覆盖率都很高。
不能选择的专业基本为历史类、政治学类专业,如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学等。
物生地是新高考中的一个组合,适合大部分的专业,不过高校生物相关学科一般都需要一定的化学基础,因此像大部分医学专业(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就并不适合选考“物生地”;只有像“护理学”这样个别对招生要求不高的专业,才适合“物生地”报考,所以要想学医的考生还是要慎重选择。
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要求不一样,学生根据要报考的院系和专业所要求的必考科目选择自己的选考科目。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各个学校同一个专业其选考科目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临床专业:上海交通大学选考科目是化学和物理;南开大学选考科目是化学和生物;南京大学选考科目是化学、生物、物理。
截至2022年,已有21省市分4批分别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省份名单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
什么是新高考
1、有三门必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有两门限选科目,分别为物理、历史;有4门任选科目,包括化学、生物、政治、地理;
2、考生需要考三门必考科目,在两门限选科目中选择一门,4门任选科目中选择两门;
3、语文数学外语每一门满分150分,其余每门满分100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的分数计入总分,任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的方法,将分数折算后加入到总分。
新高考改革方案介绍:根据目前已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来看,大体上分为两种形式,即“3+3”以及“3+1+2”的模式。但在这两种模式之下,针对考试科目的选择与搭配,各省市又有不同的要求,并由此衍生出数十种排列组合方式可供大家选择。
一、第一批新高考省份(2个)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二、第二批新高考省份(4个)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附:3+3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
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
三、第三批新高考省份(8个)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金稻田高考网
本次第三批改革8省市与此前第一批、第二批改革的省份主要差异是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2选1,因为物理是高校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如果不选物理,大学理科专业将很难学进去甚至无从下手;如果不选历史,大学文科专业同样如此。
四、第四批新高考省份(7个)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附:3+1+2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高考总分750分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新高考新在哪
选科模式
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大变化就是选科,传统高考以数理化、政史地划分文理科目,考生只能在这两个组合种做出选择,但是新高考改革采取“3+1+2”的选科组合,考生可以在选定物理或者历史的条件下自由选择另外两科,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12种组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擅长科目做搭配。
录取机制:两依据一参考 传统高考录取依据为高考成绩,但是新高考改革则依据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 统一高考成绩:就是指3+1+2的考试成绩,前面3是语文数学外语,后面是考生选择物理或者历史以及其他选考科目。 选考成绩:相当于高考,考试时间初步定在6月份。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内部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体育成绩等)、艺术素养(艺术特长发展等)和社会实践。
赋分机制,排名竞争 新高考”3+1+2“模式分值计算: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制定的等级赋分方案五等级一分一档制度,是将考生的卷面成绩的原始分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所占比例约为15%,35%,35%,13%,2%,最低赋分为30分,最高100分。也就是说,考生即使交白卷,按照名次也有30分的成绩。
金稻田高考网(https://www.jdtc.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4年高考选物生地可以学计算机吗?的相关内容。
当然可以了。计算机专业属于工科大类下的,在2023年高考前都是要求必选物理。2024年选科改革后,理工农医下大多数专业都要求必选物理和化学,也就是所谓的物化捆绑,计算机专业更是如此。可以说物化生的这种选科组合可以满足高校中95%以上的专业选择。 以上,就是金稻田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高考物生地适合什么专业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金稻田高考网:www.jdtc.net本文目录一览:1、新高考物生地适合什么专业2、新高考物化地可以报考航空航天专业吗3、2024年高考选物生地可以学计算机吗?新高考物生地适合什么专业 新高考物生地适合的专业如下: 新高考物生地组合可以选可以选择医学、生物、水利水电、测绘类专业等等。 物生地组合在“3+3”模式中专业覆盖率99%,“3+1+2“模式中专业覆盖率在87.61%,在两个模式下专业覆盖率都很高。 不能选
物生政2024届福建可报专业 物生政2024届福建可报专业如下: 1、物理,理念与应用力学、海洋科学类、电子科学类、地球物理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物理学、材料科学类、工程力学、机械类、信息与电子科学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 、核工程与核技术学、航天航空类和武器类。 2、生物,生物工程类、科学类(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等)、环境科学类(生态学等)、医学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森林资源类
物理生物地理组合适合什么样的学生物生地选科好不好 物理+生物+地理的选科组合适合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下面我整理了相关内容,来看一下吧! 物生地适合什么样的学生选 (1)物理成绩优异,逻辑思维能力强; (2)其他科目成绩一般,无明确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规划。 在选科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选择物理、政治、地理与历史、化学、生物这两种组合。因为这样选择是对学生理科或者文科思维的一种浪费,所
新高考选了化学、生物、地理,以后适合哪些大学专业? 化学可选的专业主要集中在: 生命科学 、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具体有:化工与制药类、 生物科学 类、应用化学、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类、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医学技术类、林业工程类、地质学类、核工程类等。 生物可选的专业:生物工程类、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环境科学类(生态学等)、医
物生政可选的专业 物生政可选的专业如下: 新高考物生政适合财务管理、金融、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金融、经济学。 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新高考物生政可选专业包括教师培训、经济和管理、医学、法律、语言、农业和艺术等。 经济管理:财务管理、金融、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金融、经济学、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市
高中生物好适合学什么专业生物好大学怎么选专业 高中生很多学生都有偏科的现象,这很很正常,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科特长选择大学专业。高考生物好可以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造纸、发酵、生物发电等专业。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造纸、发酵、生物发电好多;生物科学的研究来源于人类对自身存在所进行的科学探索: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发生、发展、演化、
高考物理好适合学什么专业 高中生偏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科特长选择大学专业。高考物理好可以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等工科专业;应用物理专业或者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或者应用数学等理科专业。 金融专业的高数、会计、西方经济学、金融工程学、统计学都比较实用,可以运用到经济领域。其次金融专业的就业比较广,学好金融专业就不
新高考物生地可以报什么专业 新高考物生地可以选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机械类(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地理科学、风景园林、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遥感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护理学等专业。 (1) 物化生 专业覆盖率: 96.22% 科目关联度:该组合为传统的纯理科组合,科目之间的学习关联度较高,一般理科特别
2024-08-24 22:20:26
2024-08-20 14:01:17
2023-12-31 00:24:00
2024-01-21 10:47:10
2024-05-06 06:49:06
2023-10-26 00: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