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强基计划南京学校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2024-03-25 17:09:09 | 金稻田高考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2010284隶属于:教育部
金稻田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强基计划南京学校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南京学校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与哲学

南京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并不是统一的,会因考生所在省份及报考专业而有所不同。根据安徽省2022年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公布情况

以下是一些参考信息:

1.对于文科和理科均为680分(文化课成绩),A类专业680分以上,B类专业675分以上就可以走到第二轮强基计划的考核。

2.安徽省内的考生报考南京大学的强基计划,其文理科混合计分线分别为680、670分(文化课成绩)。换句话说,考生如果文化课成绩达到以上分数线就有可能进入第一轮筛选,然后再进行第二轮的考核。

需要注意的是,分数线只作为参考,具体情况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报考热门专业的竞争情况等等。所以,想要成功入选南京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不仅要保持高水平学习成绩,还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实际合理的备考计划和策略。 金稻田高考网

南京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筹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期间迭经变革,先后更名为两江师范学堂(1906)、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4)、国立东南大学(1921)、第四中山大学(1927)、江苏大学(1927)和国立中央大学(1928),1949年定名为南京大学。

强基计划南京学校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2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

历史学录取标准为900.9分,生物科学录取标准为873.0分,数学与应用数学录取标准为841.0分,哲学录取标准为869.0分。

学校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时期,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

1952年,调整出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陵大学原址。2006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订重点共建南京大学的协议。2011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南京大学。

目标定位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学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强基计划南京学校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南京大学2022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南京大学2022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

强基计划志愿填报、录取是高考志愿填报录取的一个部分。

强基计划和高考填报志愿不冲突,强基计划要求有关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85%,校考成绩最多占比15%,适合综合素质突出的考生。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 [81]  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

“20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校园 、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成员,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学校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时期,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调整出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

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陵大学原址。2006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订重点共建南京大学的协议。2011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南京大学。

以上就是金稻田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强基计划南京学校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强基计划南京学校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江苏招生人数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强基计划江苏招生人数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强基计划江苏招生人数 352人。2022年共有35所高校强基计划面向江苏省招生,招生计划总数352人,其中清华大学招生计划最多,为43人。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与哲学

2024-04-04 13:43:32
强基计划江苏招生人数(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强基计划江苏招生人数(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强基计划江苏招生人数 352人。2022年共有35所高校强基计划面向江苏省招生,招生计划总数352人,其中清华大学招生计划最多,为43人。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与哲学

2024-04-04 08:28:17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云南招生人数(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云南招生人数(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云南招生人数 5人。北京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人数为451人,在云南计划招生5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北京大学2023年继续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以下简称强基计划),以“为国选才育才”为宗旨,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序

2024-03-22 22:46:43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云南招生人数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云南招生人数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云南招生人数 5人。北京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人数为451人,在云南计划招生5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北京大学2023年继续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以下简称强基计划),以“为国选才育才”为宗旨,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云南省最好的5所大学

2024-04-07 14:30:26
强基计划高校名单及专业(北京大学强基计划云南招生人数)
强基计划高校名单及专业(北京大学强基计划云南招生人数)

2022强基计划高校名单及专业 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院校39所原985院校,院校专业206组。 71组双一流,16个一级学科,37个本科专业或专业类。破格入围的只需高考分上一本线,常规入围的比普通一本专业录取分平均低22.9分。 2022强基计划高校名单及专业 报名截止日期各院校不同,均在4月28日至5月1日之间,报名确认日期在6月22日之前。与去年相比,一是今年对破格入

2024-04-01 10:39:30
河南强基计划最低分学校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河南强基计划最低分学校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华中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以2021年为例(2022年还没有公布)华中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为: 地区:北京 专业:化学,录取最低分数线:84.3062。 地区:河北 专业:录取最低分数线:物理学85.9900。 地区:山西 专业:录取最低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84.3462。 地区:吉林 专业:生物科学,录取最低分数线:81.0

2024-04-04 13:02:59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云南招生人数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云南招生人数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云南招生人数 5人。北京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人数为451人,在云南计划招生5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北京大学2023年继续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以下简称强基计划),以“为国选才育才”为宗旨,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序

2024-03-26 18:02:20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北京大学强基计划云南招生人数)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北京大学强基计划云南招生人数)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 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 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 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04-11 01:55:18